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法律风险如何避免

2021-07-02 23:09:56

        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尽管案件往往争议焦点众多,法官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多围绕于合同双方已达成的书面、具体的约定,而笔者也认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往往产生于合同签订过程中不够细致,不够全面导致,合同风险是此类案件的第一风险点,为了避免后期陷入纠纷,对于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审查以下内容:

(一)重视合同签订,尽量避免源头上的争议。确定合同中的技术参数、功能项目、标准,避免使用模糊或难以确定范围的词语。合同应明确规定软件交付时间和验收时间,无歧义。客户的支付进度和支付节点应与开发者的开发进度相对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明确软件开发的需求确认内容,明确每个功能项目下的小功能点。

合同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1、软件详细功能模块及配套资料;
2、明确使用软件的用户数量,明确未来每增加一个用户的成本;
3、软件著作权的归属,是委托方还是开发方;
4、付款时间和方式。付款时间要有明确可行的时间点,没有歧义,一般与开发商的开发进度一致。最终付款的支付一般以验收合格为条件;
5、软件开发完成后的维护成本。软件开发成功上线后,开发人员一般按照前期开发合同的百分比向客户收取年度支持和维护成本。因此,有必要明确年度支持和维护成本的收取方式,是根据固定成本还是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包括哪些服务内容,如升级服务、热线支持、远程诊断等。
6、明确违约责任。
从委托人的角度来看,如果开发人员过期不交付开发成果,或者交付的开发成果不符合合合同约定标准,委托人有权解除合同,从尽可能约定金钱违约责任的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软件开发完成后,委托人过期不检查的法律结果和过期不支付的违约责任
(二)重视书面确认,对开发人员尤为重要。在这样的合同中,委托人的主要合同义务是支付合同金额,主要合同权利是获得合同约定的开发软件。受托人的主要合同义务是根据合同约定向受托人交付软件并通过验收。因此,受托人在这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非常大。确认合同的具体履行是受托人在诉讼中成功的关键。
(三)充分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开发人员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付软件,应注意书面提醒,给对方合理的时间,一般30天。如果开发人员30天内仍不能履行,委托方可以终止合同。
(四)重视书面工作报告。开发人员在委托人进行的每项工作中,应注意书面记录,并要求委托人确认,以防止委托人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不承认开发人员的工作。即使通过邮件报告工作,具体工作的内容也要详细写清楚,不能带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