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朋友的微信向他人索要红包?可能已经涉嫌诈骗

2018-12-09 16:09:48

周周知道原来一起工作的小权

对美美“有意思”

便用美美的微信号

用美美的身份

以“耍朋友”的名义向小权索要红包

图片关键词

                    自2017年11月起至2018年2月

        周周多次以美美的名义

        先后以结婚的彩礼钱、

        买东西孝敬父母、

        给亲戚朋友发红包等理由

        合计骗取小权约11万元

沿滩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周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他人身份,以结婚要彩礼、红包等为由,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一审判决被告人周周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五千元。

微信被骗红包报警有用吗

没有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从上述条文可以发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以上才能进行立案处理的。一般我们说的微信红包是在200元上限的,所以不涉及诈骗罪的立案,如果微信红包被骗属于道德问题。

  但如果涉及多次的,应该注意收集证据。

图片关键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标签: 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