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坐不成,买房不能按揭”,被法院限制措施震慑, “老赖”专程赶回付清欠款
近日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来听一听失信被执行人王某怎么说......
“我在外地打工,在手机上看到自己被法院列为了失信被执行人。听别人说,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买车、卖房办不了按揭,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娃娃读书。这太凶了,我马上就决定回来把钱付清。”近日,被沐川县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王某,被法院的限制措施震慑,专程从外地赶回沐川,主动邀约申请执行人到沐川法院,将拖欠的一万余元欠款付清,摘掉了“老赖”帽子。
“2016年,一个包工老板让我找人去工地上干活,当时以我的名义和工人签订了合同。活路做完后,包工老板却没有付清工人的工钱。我找去的2个工人只认我,但我觉得这个钱该包工老板出,所以法院判了之后我就一直拖着,不给钱。”王某说,虽然拿不出任何证据表明包工老板和自己是委托关系,而且所有合同也确实是他和申请执行人签的,但他觉得自己和欠工人工资没关系,所以一直不愿履行法院生效文书上需要履行的义务。
听到大家关于对“老赖”的限制措施后,王某心里发慌了,想赶忙购买高铁票回沐川付清欠款。“没想到啊,就因为‘老赖’身份,我受到了限制,没法购买高铁票,只得乘坐普通硬座火车回来。这‘老赖’身份真的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
法院曝光被执行人名单备受关注
该批名单同时被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引起了沐川群众的普遍关注,并在朋友圈中大量转发。很多失信被执行人自己,朋友、家人、生意伙伴均看到了该份失信名单。名单上载明了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拖欠债务及照片,可谓是将自己的“真容”全方位曝光了。截止今日,浏览量已近万人次。
微信朋友圈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特点,让“老赖”的“真容”曝光在广大市民的视野中。“老赖”感受到了信誉危机和舆论压力,不得不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有失信人主动联系到法院说,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失信“黑”名单,太丢人了,我把钱还清,请把我照片删除吧!
之前,很多失信被执行人存在侥幸心理,想着能躲则躲。但如今,失信被执行人头上的紧箍咒是越来越紧了。
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严格的信用惩戒,这些限制涉及到失信被执行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不,还没完。情节严重的或承担刑事责任噢!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以来,在我县形成了一股失信处处受制、耍赖寸步难行的社会价值观。进一步树立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为依法治县营造了良好诚信、法制氛围,让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了相互呼应。